蓝曼龙鱼鉴赏网

青岛老街探秘之旅

06-18

青岛老街探秘之旅

2017年初始,本号与岛城作家及文史研究者迟守卫老师(网友“池清”)联袂编发《青岛老街系列图文》,在这些精彩图文中,兰山路、广西路、浙江路、湖南路、湖北路、太平路、江苏路、河南路、中山路......,一条条历史老街,在他的笔下,变成一段段鲜活的历史跃然纸上,每一篇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欢迎。近日迟老师又完成新作《德县路寻踪》,分三篇图文,近两万字,255张图片,带您全方位走进这条百年老街。

德县路寻踪

德县路东端路德公寓的对面是德县路1号——

我记忆中这里一直是青岛市教育局的办公楼。我去拍照的2024年2月10日,是龙年春节的初一,大门口悬挂着喜庆的红灯笼,墙体上的logo标明这是一家公司所在地。查阅资料得知,这个地块上原先是一栋建筑——

该建筑最初由谁因何故于何年所建不详,有文字资料记载,1945年原津浦铁路北段总办李德顺卒于此,由此推断可能该建筑是他的旧宅。这个李德顺,祖籍广东,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曾在天津北洋机器局任翻译,娶了个德国老婆,于1908年开始担任津浦铁路总办的一年间,指使其女婿勾结包工头倒卖土地获取暴利,并在与英德银团签订贷款协定时贪赃枉法,牟取私利,被弹劾罢免。为了逃避惩罚,李德顺躲到了德国胶澳租借地,利用其贪赃获得的钱款以他妻子的名义购买了多处房产,仅俾斯麦街(现江苏路)就有三处:分别是现江苏路6号、8号和12号。德县路上这栋如此典雅的建筑于1930年代被拆除了。

这张明信片显示着李德顺旧宅的旧影(图右)

这张明信片的右侧显露出了李德顺旧宅的屋顶,图左是路德公寓。

这张明信片显露出的李德顺旧宅的屋顶(图左),和前面的那张李德顺旧宅全貌照片有明显的比对性。

德县路1号建筑现貌

自德县路1号过观海一路是德县路3号——

青岛市政府2003年公布的“历史优秀建筑”保护铭牌标示这是“总督牧师宅第旧址”,建于1901年。有资料称,这栋建筑属于商人哈拉尔德·克列纳所有。克列纳在当时华人聚居的大鲍岛区经营着一家进出口公司,因另有住处,克列纳在德县路买地建房的目的是用于出租,租给那些来青岛短期工作和旅游的欧洲人居住。

总督牧师宅第旧址原貌

从这张德占时期发行的明信片上可以明显地看出总督府周边的建筑(自图右向左):路德公寓、总督府、李德顺旧宅、总督牧师宅第、现德县路6号建筑、现湖南路3号建筑。

史料记载,从1900年5月起,魏玛传教会的威廉·舒勒被胶澳总督府聘任为青岛的新教牧师,那时他与卫礼贤同住在传教山魏玛传教会新盖的房子里(上海路青岛九中内),卫礼贤住在东翼,舒勒住在西翼。因他居住的传教山离欧人区太远,1902年总督府便为他租了德县路3号哈拉尔德·克烈纳公寓里的住宅。但舒勒在那里只住了一年半,1904年他辞去了牧师一职回到了上海路的魏玛传教会。

1912年克列纳将该建筑转手给了一位德国人。1904年出版的《青岛导游》中这样描述这栋建筑:“由总督府广场向西北方向拐入传教站后的霍恩洛厄路,可见几处漂亮的别墅。第二幢是总督牧师的住宅,由此可远眺城市与港湾的风景。”或许就是因为这本导游手册中的描写,所以该建筑才被称为“总督牧师宅第”。据说,1914年后日本占领青岛时期,这栋建筑曾被作为私人医院。1949年青岛解放后被收归国有。现在这栋建筑为民居——

总督牧师宅第旧址俯瞰

以上两张照片为总督牧师宅第旧址现貌

德县路5号,一个普通的院落,一栋普通的楼房,可对于我来说却是印象深刻。现在这里还是那样的大门,从大门进去,还是那条不长的坡道,顺着坡道上去,还是那个不大的简陋院子,给我的印象是,快50年了这里依然没有变化,还是当年我来这里的那个样。

1966年我上高一,姜宏宜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她的丈夫闫仪华老师也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后来他调到市教育局工作后分到的一处房子就在德县路5号。那个年头能分到一处房子是很高兴的事,姜老师和闫老师领着我和我们班的邢厚仁同学来看新房。

后来我们才知道这栋6层楼是市政府宿舍,闫老师分的房子在一楼,就是从楼底对着我们的那个楼道进去,正对着的那个门,门口左边是上楼的楼梯。

姜老师的女儿小君回忆:“和爸爸妈妈在这里一直住到我上小学前,上个月(2024年3月份——池清注)还进到院里看过,怀念那段时光。院子还有一个后门,出去就是观海一路,当时那里有个小卖铺,记得小时候经常从后门去打酱油、买东西(爸爸说第一次单独让我自己去时他偷偷地跟着我)。学龄前上的是湖南路教师子女幼儿园,爸爸每天扛着我从市政府门前经过。有时妈妈让我自己去院子里玩不让出院门,我能做到坚决服从……”

我记得,高一姜老师接手我们班时只有25岁。当时我是班长,跟姜老师的接触比较多。随着交往我愈来愈敬佩这位比我大9岁的班主任老师。她在管理我们班时不像是一个刚刚参加工作才4年的年轻老师,她的工作可以说是有板有眼游刃有余:她与班干部商讨着班级的管理,使我们班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文体等课外活动上都处在年级前茅;她利用休息时间走访了全班48名同学的家庭,了解了同学的个人情况,亲近了与同学的感情,使她更好地管理和教育着我们这些学生,谁的学习退步了,她指点;谁的家庭有困难了,她关心;谁的身体生病了,她问候。我们毕业后,她仍然牵挂着我们这些学生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同学也想念着她。姜老师就是以她的人格魅力熏陶和温暖着我们这些学生,我们不仅敬畏她,我们还亲近她,感恩她。

湖南路44号全貌

后来她们家搬到了湖南路44号(见上图)。我曾于2010年在《走近湖南路》中写道:1969年姜老师一家搬进了这座楼,每次我和邢厚仁同学来她家,都是在她家那间窗户临街的“客厅”里与姜老师和闫老师聊天。1970年我报名去山东建设兵团时,第一个来这里告诉了姜老师;我从兵团回青岛探亲,也是第一时间来这里看望姜老师。我们与姜老师已经从一种师生关系转变成了至爱亲朋,但,对姜老师那师长的尊严和崇敬从来没有泯灭过。姜老师一家从这里又搬走了,可是,我每次经过这个地方,都要在这栋楼前驻足,仰头看着姜老师家那间客厅的窗户,只能用这种方式对那个年代的那些往事默默地表达一种怀念,——楼前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宁静,逝去的那些往事在自己的心底慢慢翻起,经过一番回味之后,又慢慢地沉下,感到欣慰的是,这座楼还在,于是,那些往事依然还在。

德县路5号这栋6层楼的后面还有一栋老建筑,有资料说这栋建筑曾是青岛日本商工会议所会长的宅邸,抗战期间是日本特务机构的“武公馆”,抗战胜利后是国民党的中统局青岛区室所在地,内设有地下室、牢房,曾有许多革命志士在这里惨遭迫害致死。

这是这栋建筑附带的地下室,资料中所说的“内设有地下室、牢房”,可能指的就是这里。

德县路5号的隔壁是7号甲,我的兵团战友刘向阳年轻时她们家就在这座黄色小楼的二楼。

落日的余晖给小楼抹上了一层金黄,装扮着这栋简朴的小楼,特别是它那很有特色的大门,使小楼有了一些神秘感。我驻足在大门外,望着小楼,浮想着往事——

1970年6月17日,刘向阳作为一名刚刚中学毕业的知识青年,尽管那时她的父亲是青岛市劳动局的领导干部,但她在家人的支持下,满腔热情地从学校报名,与我们一道乘坐火车来到了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团,我们被分到了一个连队。她乐观开朗,吃苦耐劳,不久就被调到团政治处广播站任广播员,因她有文艺天赋,又被选拔到师政治部文艺宣传队,后又被推荐到海军北海舰队海鹰文工团。

1975年五一,我们回青岛探家的战友相约到中山公园游玩,恰好海鹰文工团在中山公园演出,我们在露天舞台上看到了刘向阳,她身穿上白下蓝的新式军装,戴着大沿儿帽,英姿飒爽,透着青春的活力,她那高挑的身段散发出一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魅力和气质,我们很是为有刘向阳这样的战友而自豪。等她演出下场后,我们到后台去找她,毕竟自打她离开我们兵团后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见面了。

刘向阳见到了我们,也是十分意外和高兴,她跟我们说,今天是她们换发新军装的日子,又赶上五一劳动节,文工团就到中山公园来对游园的群众慰问演出。我们还按她的请求一直等她演出结束,她向文工团的首长请了假,与我们一起从中山公园游游逛逛地走到了德县路的家。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到刘向阳家,就是这样的大门框,就是这样的小院,院子中间有一个斜着的楼梯通向刘向阳家住的二楼,我隐约记得房间是日本型式的。我们在南边的房间里说笑着,谈论着我们在兵团的那些往事,述说着刘向阳离开兵团后我们各自的一些经历。

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也是象我拍照的那天下午那样,夕阳斜照进了窗户,在这样的一种阳光下,我们心中都有着一种留恋,可为了不影响刘向阳返回文工团,我们只得恋恋不舍地与她告别分手。

快五十年过去了,还是这栋小楼,还是一个下午,还是一个节日——2024年春节,刘向阳还是住在这座城市,她已经从部队退休颐养天年,她已经“升级”为奶奶了。我感慨这将近半个世纪的弹指挥间,我更感叹我们无悔于那已经逝去的青春,无愧于我们这个飞跃发展的美好时代!

从上面的这张照片无论怎么看都说不准德县路7号院内的这栋建筑是个什么样式,它的窗户带有宗教色彩,它西侧的圆形塔楼又带有欧式风格。

德县路7号(含现7号甲大门)建筑旧影

有资料说,1913年的土地登记证明该建筑是德国筑港工程师卡尔·波特尔公寓旧址,建于1906年。我在《走近湖南路》中写到湖南路23-25号老建筑时,曾提到过这个波特尔。他在1900年到达青岛后,与伯恩尼克合伙经营了一家建筑公司,承揽了大港码头建设中的土石方工程。波特尔在青岛的10余年间购置了多处土地。20世纪30年代德县路7号的这处公寓移手为日本人井上美畅的私宅。

还有资料记载,1926年11月,沈鸿烈奉命率江防舰队抵青岛,与渤海舰队合编为东北渤海舰队,被任命为舰队副司令,后于1927年7月至11月间,先后升任为海军副总司令、代总司令,此时沈鸿烈就住在德县路7号。青岛解放后,这里曾是青岛市人大常委会信访接待室——

这张照片显示,德县路7号大门口西侧立柱上挂着白色长方形“市人大常委会信访接待室”的牌子。

院内这棵槐树映衬出了这栋建筑的历史沧桑

这栋建筑后面一个门口旁的墙上嵌着的牌子,显示这里是“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筑系统职工之家”。

德县路号9的黑色大铁门紧闭,从外面看院内有两栋修葺一新的欧式风格建筑。有资料记载早年此处曾是英商卜内门公司,该公司主要经营纯碱、化肥,后为日本人开办的笹(tì)屋旅馆。因对这个“笹屋”的概念不了解,查阅百度才得知,在日本的传统建筑中,小竹屋叫做笹屋,它外观小巧可爱,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至于德县路9号日本人曾经开办的“笹屋旅馆”,是指的这两栋建筑还是仅指这栋深红色的建筑,没见明确的说明。现在看这两栋建筑不属于“小巧”,倒可以称得上是“精巧”。抗战胜利后此处为青岛海港检疫所(见下图)。青岛解放后先后为青岛卫生检疫所、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海港办事处、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中心、山东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从2011年9月21日半岛都市报的一篇报道中得知,德县路9号楼院现在是私家小楼,原来是日式建筑,也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了,由一户在银行工作的夫妇买下。夫妇两人觉得小楼太旧,向规划部门申请审批重建,在施工的过程中因危及了隔壁德县路11号院老楼的安全,引起了纠纷。后经多方调解平息了争端。

德县路11号

德县路11号现在是民居,这栋建筑是一栋典型的德式建筑——

德县路11号建筑原貌

这栋建筑约建于1902-1903 年,属德商蒂德里希森公司所有。现在这栋建筑保存得很好。住在11号楼院的居民说:这栋楼是德国人留下来的,到现在已经将近 130年了,虽然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却是青岛最有特色的一批楼院。

植在院子中央的这两棵树并列站立着,绿意盎然,苍翠葱茏,那硕大的枝叶像是张开着双臂,迎接着每一位回家的人,给人一种亲切温馨的感觉。

德县路13号的街门口洋溢着商业气息,进街门是一条不宽的弯曲甬道,经过一间小巧的咖啡屋,通向一栋米黄色的三层建筑——

13号院内的米黄色三层建筑

不知这栋建筑的相关信息,从下面这张拍摄于1948年的老照片中可以追溯到某些信息——

图中的白圈内是现在的德县路11号建筑旧影,由此推定,图中红线对应的大门应该是德县路13号院落的街门及院内的一栋三层德式建筑。尽管旧影中的建筑样式与现在的德县路13号建筑不同,但它与11号建筑间的距离、该建筑的体量和所处的位置及方向,与现在的德县路13号建筑基本是一致的,分析它应该是现存的13号建筑的原貌,现在的这栋米黄色三层建筑可能是后期进行了改造。

德县路13号院的西面是青岛市口腔医院宽阔派场的入口,门牌是德县路15-17号,因历史的原因,这个医院横跨了两个门牌号。照片正对着的是德县路17号,其右侧是门牌为德县路15号的口腔医院综合楼——

有资料称,这栋楼是拆除了原德县路15号的人民医院宿舍而建的,人民医院宿舍的前身是逊清遗老、满清末任广西巡抚李家驹故居。有资料描述,德县路15号是一栋漂亮的小楼,小院里有梧桐、紫藤、紫薇——

这张老照片中红线对应的应该是德县路15号院落,隐约可见高大的院门,院内植树茂密,有两座别墅小楼隐身在这些茂密的植被中。

德县路17号是1950年改名的青岛市人民医院,其前身是建于1906年的福柏医院——

建设中的福柏医院

建成初期的福柏医院

福柏医院是由居青德国侨民公共医院协会创办的,协会在当地德籍居民中募集资金,购买了今安徽路北段(德占时期称崂山街)与德县路口的地段(现安徽路21号)建设了这座医院,为纪念最早受德国同善教会派遣的传教士福柏而命名,主要为在青岛的欧美人士提供医疗服务。

位于安徽路与德县路口的福柏医院大楼(图右,图左是下文将提到的“密斯别墅”。)

建成后的福柏医院由德国人主持,医院中的外籍医生多是以传教士身份参与工作的。

福柏医院大楼旧影

福柏医院大楼旧影

护士在福柏医院楼前的台阶上留影

此处台阶的现貌

福柏医院房屋样式新颖,设备先进,建有电梯,病房都带有阳台,还有一处大花园,供病人散步,这也是为了体现该医院的休养特色——

医院花园现貌

该建筑在其西入口处墙壁间还镶嵌有1906年建成时的钢制模型(见上图)。1946年冬,福柏医院屋顶因火灾被烧毁,修复时没有再建红瓦屋顶而改为平顶,失去了原建筑的风貌——

照片中红框内的建筑即为被烧毁修复后的样貌

青岛解放后,该院改称青岛市人民医院,1970年又在原医院南面增建了新的门诊大楼,又将安徽路上的原亚细亚旅馆(一品香旅馆)、家美家具店均划给了人民医院——

1948年拍摄的老照片中红线对应的地块即是原人民医院新建门诊大楼的地块

照片中右侧的那片淡蓝色的建筑即为原人民医院新门诊大楼(含病房)

安徽路32号原人民医院病房(原亚细亚旅馆、家美家具店)

1988年,已近80岁高龄的我父亲又犯了高血压病住进了人民医院安徽路病房的二楼,那时我所工作的青岛港第二作业区因实行经理负责制而改制为青岛港大港公司,将原宣传科和教育科合并为宣传教育科,由我负责。工作环境的改变和工作任务的加重,使我必须全力去适应新的工作形势,此时我给父亲陪床就有些捉襟见肘,有时因开会不得不请我科里的同事代劳陪床照看打吊瓶,这样做总觉得心里很内疚。这时,我妻子刘辉她姑家的表弟孔庆太到青岛来出差,他在老家经营化肥生意,经常到青岛生资站来采购化肥。这次他到青岛后得知我父亲住院,并知道我因工作脱不开身,便主动帮我在医院里为我父亲陪床,这解了我的不能分身之难。我始终忘不了在我困难之际孔庆太对我的帮助之情,所以当年只要他到青岛来出差我总要盛情招待以表感恩之心,现在我们仍然保持着联系。

原人民医院干部病房旧影(花园一侧立面)

原人民医院干部病房旧影(安徽路一侧立面)

原人民医院德县路正门影像(峨眉电影制片厂1979年拍摄的《神圣的使命》截图)

2009年9月,原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德县路17号)改为青岛市口腔医院,原安徽路21号院区成为青岛市皮肤病医院——

青岛市皮肤病医院俯瞰

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我父母、我和我妻子的公费医疗定点均划在人民医院,我儿子也是在人民医院接生的:1979年8月19号那天我妻子刘辉有了临产的感觉,我们便把她送到了人民医院花园内的产房——

人民医院原产房旧影

当时我的心情很激动,一直在产房外面的花园里等待。过了两天没有动静,第三天的傍晚我又到了医院。8月份的夏天闷热,医院花园里的蚊子也多,我就冒着暑热和蚊子叮咬在产房外心神不宁地等待着。

人民医院原产房现貌

我来回溜达时看到花园有一棵树的一根树杈斜着向上伸展(见上图右侧的那棵树的斜杈,那时那根树杈没有这么粗)。我就爬到这根树杈上,手拉着上面的树枝,踩着树杈慢慢地向上挪动,心想或许位置高一点能看到或听到产房里的什么动静。可是往前挪了几步,这根树杈就被压弯了,我害怕危险便了跳下来,一边和蚊子继续“战斗”一边焦急地等待着。夜已经很深了,清澈的夜空布满了星星,我想起了在兵团的夜晚,和战友一起看夜空中的星星来打发寂寞的时光。

我抬手看了一下手表:12点零6分。这时我听见病房那边传出来一声婴儿的啼哭声,又听见产房的门打开了,一位女护士高声喊:刘辉的家属!我一边应声回答一边向产房门口跑去,只听她说:是个男孩,七斤八两,大人孩子都很好!我听后,高兴地跳了起来,女护士也笑着说,快回家报信去吧,别忘了明早带着小米稀饭来……我站在产房门前瞬间感觉木然,竟不知道该干什么了……12点零6分,8月21号,儿子出生了……噢……我这才想起得赶快给父母报信!便骑着自行车飞快地向我父母住的广西路54号蹬去。我父母得知生了个男孩自是高兴,我父亲连声说:好-好!挂上门牌了!我知道我父母都是老革命,他们不讲究生男生女,这是我父亲高兴得说的心里话,看他脸上的那个笑容多灿烂!

儿子百岁时我在当时我们上海路51号家的床上给他留影

我父亲在当时我们家抱着孙子留影

人民医院原产房现变身为“青岛市口腔健康教育基地口腔博物馆”

还应该提及的,与我在湖南路51号省外贸局宿舍一起长大的李沂滨当年在人民医院小儿科干医生。她父亲是省外贸局局长,她们家住在二楼,我们家住三楼(见下图),因她家孩子多,姊妹5个,她爸就叫我爸给找个保姆,我爸就把我老家的姨姥叫到青岛来给当保姆,这样我们两家就比较密切了,每天放了学我就到她家我姨姥的屋里写作业,有时我还在她家吃饭。

湖南路51号楼院旧影

李沂滨家住二楼带晾台(两窗一门)那间和右侧带两个窗户那间。我们家住左侧窗户那一侧的三间,史洪琢家住三楼右侧窗户那间。

后来省外贸局迁到济南又迁回了青岛,李沂滨她们一家住进了河南路16号外贸局新盖的一栋宿舍。作为长女的她,1970年6月中学毕业后报名去了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农场,后来她从兵团考入了潍坊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青岛市人民医院小儿科当医生,她工作勤奋努力,后来任职小儿科主任。我多次因我儿子小时候生病去找过她,我母亲在人民医院住院做手术时也得到过她的帮助。她的丈夫史洪琢原先跟我住51号院的一个楼层,我俩在兵团还是一个连的战友,还同在团政治处任新闻报道员。他返城后在省外贸局工作,与李沂滨结为了伉俪。我们现在依然保持着联系。

回望德县路东段街景

德县路东段街景旧影(摄于1910年)

(未完待续)

2023年11月14日策划、构思

2024年3月20日执笔

2024年6月7日修改定稿于

青岛,天福绿洲

(本文图片除平面图和标明拍摄日期的照片系池清制作、拍摄外,其余均选自网络,不一一具名,敬请原谅,在此感谢原作者及收藏者!)

明日请继续欣赏迟守卫先生《德县路寻踪》(下篇)

作者:“池清”(网名),本名迟守卫,作家及文史研究者,1976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作品先后收入山东文艺出版社的《走出故道》和《大地织女》文集、作家出版社的《青城之恋》文集。与他人合著《帝国主义与青岛港》(山东人民出版社)和《岁月》(作家出版社),经过五年的创作和网络连载,反映山东生产建设兵团战士爱情生活的长篇小说《兵团缘》,2009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17年起,在青岛城市档案论坛陆续发表《青岛老街》系列图文五十余篇。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血琥珀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白玉兰树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