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的“红”
中国人爱玛瑙独爱红色。
如果按照形态特征进行分类,红玛瑙可划分为以下几个品种:红缟玛瑙(包括缠丝玛瑙、截子玛瑙)、苔藓玛瑙(包括树枝状玛瑙)、风景玛瑙(包括城砦玛瑙)、火玛瑙、水胆玛瑙等。
无论是传说中的黄帝时期的玛瑙瓮、帝喾时期的玛瑙瓮,还是东汉之前的“赤玉”或“赤琼”,抑或东汉及之后来自佛经的“马脑”概念的颜色寓意等,都表明:中国自古以来都将玛瑙中的红色品种视为正宗,奉为上品。
因此,中国的古玩行中又有一句非常形象的俗语,就是“玛瑙无红一世穷”。
玛瑙之“名”
“玛瑙”之名始见于佛经。按照中国近代地质学奠基人之一、宝石学家章鸿钊先生的说法,玛瑙“其名亦自后汉佛书流入中土始称”。
“玛瑙”之名的确来自梵语称谓“阿湿缚揭波”(Asmargarbha),如南北朝时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称:“马脑,梵云遏湿摩揭婆。”唐代高僧慧琳著《一切经音义》如此解释这个梵语称谓:“‘阿湿缚’(Asmar-)者,此云‘马’也,‘揭波’者(-garbha),脑也。”因此,“玛瑙”最早是写成“马脑”的。这是因为佛教信徒认为,玛瑙的原石外形或颜色和马脑相似,因此称之为“玛瑙”。譬如魏文帝曹丕著《马脑勒赋》称:“马脑,玉属也,出西域,文理交错,有似马脑,故其方人固以名之。”《妙法莲华经》载曰:“色如马脑,故从彼名。”唐人陈藏器著《本草拾遗》云:“赤烂红色,有似马脑。”
玛瑙中的蚕丝纹
玛瑙的形成
玛瑙的形成是地质变化的产物。
地下岩浆由于地壳的变动而大量喷出地表,继而冷却形成熔岩,伴生的富含二氧化硅的热液凝结成为硅胶,沿岩石的空洞或空隙的周壁向中心逐渐充填、形成同心层状或平行层状块体,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结晶,于是形成环状条带构造的玛瑙(如缠丝玛瑙)。
玛瑙一般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硬度约为6.5~7,比重为2.55~2.91,折光率为1.535~1.539。
在地质历史的各个地层中,无论是火成岩(又称岩浆岩)还是沉积岩都能形成玛瑙。所以,玛瑙的产状很广泛,结构与成色差异也很大。
玛瑙的产地
世界上的著名玛瑙产地有印度、巴西、美国、埃及、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
墨西哥、美国和纳米比亚还产有花边状纹带的玛瑙,称为“花边玛瑙”。
美国黄石公园、怀俄明州及蒙大拿州还产有“风景玛瑙”。
我国的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湖北等省区都有玛瑙产出,但以地处辽西的阜新产出的玛瑙名气为最大。阜新是中国主要的玛瑙产地、加工地和玛瑙制品的集散地,这里玛瑙资源储量丰富,玛瑙质地细腻,色泽缤纷,纹理瑰丽,晶莹剔透,是艺术品雕刻的佳材。不仅如此,辽西玛瑙开发利用的历史也非常悠久——约有8000年之久,历经辽代和清代两个繁荣时期,其中以乾隆年间最为鼎盛。
南红玛瑙
红玛瑙的传统学名是“东红玛瑙”和“西红玛瑙”,“东红”玛瑙是以烧色成红的玛瑙,其工艺产生源头为表面正统实际造假最甚的日本鬼子;烧色玛瑙比较脆,硬度下降太多,颜色缺少纵深感及胶蜡质感。“西红”玛瑙是指天然原矿为红色的玛瑙。其主产地,即得名产地为云南的保山。
云南保山红玛瑙早在《徐霞客游记》中就已经有了权威记载,徐霞客当时到了云南一个叫玛瑙山的地方,玛瑙山“上多危崖,藤树倒罨,凿崖迸石,则玛瑙嵌其中焉。其色月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随之深入,间得结瓜之处,大如升,圆如球,中悬为宕,而不粘于石,宕中有水养之,其晶莹紧致,异于常蔓,此玛瑙之上品,不可猝遇,其常积而市于人者,皆凿蔓所得也。”据考玛瑙山就在云南保山地区。
明万历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中记载,“生南方者色正,红无暇,生西北者色青黑,谓之鬼面”,“红色者为重,内有五色缠丝者胜之”。而从张增琪先生《滇国与滇文化》中可以得到一个信息,就是滇国的墓葬中玛瑙饰物出土很多,有红玛瑙,白玛瑙,灰白色条纹玛瑙和浅红色缠丝玛瑙。大多半透明,玻璃光泽(抛光所致,断面当是胶蜡质感),有不同的式样。汉时滇人就以红玛瑙为贵了。
南红很早前就被人们开采利用了,玛瑙的古称“赤玉”就应包括南红玛瑙。南红玛瑙是因其产地而得名的,具体产地偏向与产于云南。南红玛瑙,常见的颜色为甘肃的柿子红,大红,粉,也有不常见的紫红,以及这些颜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变化色,包括接近透明的无色,都大致的定义为南红的颜色范围。南红玛瑙颜色鲜艳,质地细腻。在清乾隆年间,柿子红色南红玛瑙就开采绝迹了,现在传下来的南红玛瑙大多是汉到明,曾见过一高古粉色南红管。近年来开采出的南红矿绝大多数为粉色,偶有大红色,但数量极少。
南红玛瑙原石
目前所见有量的南红玛瑙来源,多是从哀牢山深处的少数民族百姓手里收购的。那里的人们,尤其他们的先人,以红为贵,以红为美,将珠子串做项链挂在脖间,将珠子缀在大块的布上披在背上,除装饰外,更是认为可以通神。经过数年淘换,南红制品如今已经是极其罕见了。徐霞客说的玛瑙山,就在哀牢山的支脉。
我们迄今所知古滇国最早的非云南的南红珠就是扁圆南红多棱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南瓜,以下也简称南瓜,我们常把南瓜形状的老南红玛瑙断代为宋辽期间,然而断代只是古玩行意义上的断代,不显示真的年月。至今还没有找到任何考古材料支持那类论点。据我们推测,那类断代源于南瓜造形,正在甚至港台的诸多权势巨子出书物中,都按照宋朝出土的诸多南瓜琉璃珠为那一造形进行断代。而实际上,那类南瓜形造最早出现于古埃及,我国的考古发现也最少可以追溯到战国,而且那类造型在明清的琉璃珠中也很多。
南红玛瑙的质量评价
南红玛瑙的色彩为甘肃的柿子红.(橙红),年夜红,粉.也有不常睹的紫红,色彩透明或半透明,颜色视觉为胶蜡质感,除大红、柿子红以外的颜色都是由极细小的点状物构成(此种以甘肃四川为典型)。这种点状结构,在放大观察时较为明显。南红玛瑙中的胶琉质感者常常被误以为最贵,实际为次。是南红两大色质之一,无裂者为佳,多琉裂者为品相低劣。有别于老瑕裂。居于第三的是内含白色绒点的红玛瑙,价格差异则是天地悬殊。其产地多为甘肃四川等地。滇南红为首,其同类同价值红玛瑙也极少量产于相对遥远的东北和内蒙。
南红玛瑙颜色最佳者红色端庄雅丽,浮艳者为其次。在清乾隆年间,滇红南红玛瑙基本开采绝迹,现在传下来的南红玛瑙基本为大清早期及以前历代,尤其已经有表面老化的,通常在汉唐及更早。近年来开采出的南红矿绝大多数颜色更加浅,色粉而泛表,偶有佳者,也是弥足珍贵,物以稀为贵。
高年份老化风化表现:珠子外表,会有半月形,鸟足形风化斑纹及部分因地质光照湿度酸碱腐蚀等产生和沙眼等。其材质区别,与经典高级天珠用材不同,玛瑙硬度极高,往往做不到像现代不良产业所加工的天珠一样,容易采取相对简单的方法即可新仿一一敲打凿冲成残损的风化纹,当然,二者区别圈套,可明显看出和表面包浆不符。
打孔以及孔内:南红玛瑙的打孔很有特点,可能为大料先双面打孔再出珠(孔不会很小),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所以,孔内因为磨损十分光滑,如果发现孔内有明显螺旋纹而且有白色粉末状,即可判定有新工或染色南红的嫌疑。当然,这也不绝对,也许是存放原因所致内孔藏碱性地区尘土。尤其不能误以为老的一定要有泥土肮污,如果不是出土的,玩家手中的基本应当是干净或少污垢藏于斑纹之内。有时倒手而得的,会消毒清洗处理,之后才会重新串缀搭配,就算是直接出让的偏远民间珠宝饰品,也会进行消毒清洗,否则品相质感都不好,不能表现其本来的贵族气或原生态美感。
加工成珠子。珠子的年代跨度较大。据说从战汉至明清(衮雪斋兄提供的信息,在云南博物馆出版的书中有照片证明出土的战国贵族墓葬中已经有南红玛瑙的串饰了),有些珠子的形状则与唐宋时西亚珠子的形状有相似的外形。
珠子的形状有橄榄形,瓜棱形(分为南瓜,倭瓜,长瓜棱三种)、圆形(大多为扁圆,极少能看见正圆的,多与加工工艺有关)、片状的(按外形象是先打孔再磨成柱形后进行切割)。现有珠子的主要使用民族是藏族。
佩戴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串成串做项链,一种是做成龟背形的大块然后缝在大块的布上披在背后,还有串在佛珠上作为隔珠和三通。因为南红的色泽鲜艳让很多藏族人认为可以当作珊瑚的替代品。
现有的珠子大多来自于甘川交接的一个县,那里的藏族以佩戴南红为美,早期珠子数量很大而近十年以来因为喜爱南红的人不断增多,市场需求增大而造成资源枯竭,现在原产地已经很少了。
以前那里的珠子还通过西藏销往尼泊尔和印度一带,现在因为国内价格高涨也引起了回流。可以这样说,南红的资源比玉少得多。
选择珠子的方法通常为:颜色>形状>大小,依次进行对比。
颜色:锦红中的柿子黄好于生西瓜色。
形状:瓜棱>圆珠>橄榄珠>片状珠,大珠>小珠。南红珠子大量进入内地市场是近十年以来的事,因为鲜艳的颜色,容易上手,很少有假货,稀少的材质引起了很多人的喜爱,价格也是日益增长。
南红玛瑙的选购及保养
南红珠子的保养方法也很简单。可以和养玉一样常戴和盘玩就行了。与珊瑚相比南红珠子即使在夏天出汗多时戴也不会发污。而是越戴越亮。
选择时特别要注意圆珠较贵,有时会有老料后磨的现象,只是因为技术不高还是可以看出来的。现在也有云南料的新南红珠子。它与老南红珠子的区别较大也是很容易分辨的。年代最早为辽金最晚至清代。明清件分为挂件,摆件,花片,头簪,戒指,朝珠,纽扣,帽顶和佛珠。
此类东西则以中原工为主。朝珠较少。根据用料和抛光方式来看,朝珠是官造的,而挂件和摆件则是官造和民造都有。挂件和摆件的用料以红白玛瑙为主。其它则是以锦红玛瑙和锦花玛瑙为主。故宫中现有的四件南红玛瑙摆件除一件水盂是锦红玛瑙以外,其它都是红白玛瑙巧色。
南红玛瑙的应用历史很悠久,在出土的战国贵族墓葬中已经有南红玛瑙的串饰了,云南博物馆馆藏有古滇国时期的出土南红饰品。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清代南红玛瑙凤首杯更是精彩,是研究南红玛瑙制品,宫廷碾玉的实物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从这些馆藏作品中可以看出,历朝历代对南红都非常之重视,同时南红也是很稀少的珍贵材料。
南红很早前就被人们开采利用了,玛瑙古称“赤玉”就包括南红玛瑙。
南红玛瑙,常见的颜色为甘肃的柿子红,大红,粉,也有不常见的紫红,以及这些颜色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变化色,包括接近透明的无色,都大致的定义为南红的颜色范围。颜色质感为胶质,除柿子红、大红以外的颜色都是由极细小的点状物构成。而其白色的纹路多少则看情况,有像丝带一样的纹理也有白红相间一半一半。南红除了白色纹路及透明、半透明外有时会夹杂一些伴生矿,多为白色或无色水晶。
南红玛瑙颜色鲜艳,质地细腻。在清乾隆年间,柿子红色南红玛瑙就开采绝迹了,现在传下来的南红玛瑙大多是汉到明,近年来开采出的南红矿绝大多数为粉色,偶有大红色,但数量极少。
质感上,南红是胶质的。就算全红的珠子也不是不透光的。可以看到颜色由内到外是通透的、一致的。反言之,,就算无色的珠子也有种朦胧的感觉,这里注意,这种质感是暂时无法作假的,除非老料新工。所以假南红基本都是做纯红的。
南红玛瑙是一种很特别的宝石品种,产地在中国的四川、云南交界的少数民族地区。形状上有橄榄型、圆型、南瓜型、片型和多面菱形等。由于南红玛瑙在很早的古代已经被开发利用了,到了现在市面上就极少有。由于如今的产量已经很少,很珍贵,价格上当然就不是很便宜了。南红玛瑙的颜色很鲜艳,好的品种抚摸起来有种很细腻华润的感觉,具体的颜色有柿子黄、大红、粉色、紫色。大多都是透明或接近透明的。
南红玛瑙价格昂贵,因此购买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鉴别真假和好劣。首先要从鉴别颜色入手,真的、好的南红玛瑙的纹路十分锐利,给人一种纯净利落的感觉;其次用手去抚摸,可以感觉质地很滑润,对着光,可以感觉到颜色虽然是有色的,但很通透,而假的南红玛瑙的颜色几乎都是大红的,质地有些混浊不清;第三,因为南红玛瑙是天然的,玛瑙的表面上都会有因时间留下的风化纹,这些风化纹呈半月形。假的南红玛瑙就没有风化纹,只有被高温火烧后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