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你对白毫银针的要求真低!”
这是村姑陈前几天和一位朋友聊天的原话。
彼时,这位朋友,发来一小盘子茶芽(请原谅我只能叫它茶芽是,原因,后文会会写)。
茶友可能抱着考考村姑陈的心思,只发了这张图,只说了一句:你觉得这白毫银针怎么样?
一眼看过去,这盘子茶,是纯芽头,弯弯的,像鱼钩。很明显就不是白毫银针嘛。白毫银针人家是“针”,可不是“钩”!
与其说这盘子茶是“白毫银针”,不如叫它“白毫银钩”,还更贴合它的外形一点。
但是村姑陈没敢直说,怕伤害朋友的感情,于是迂回地答道:这不像福鼎的银针。
茶友心领神会,并揭晓答案:嗯啊,是云南的月光白。云南白茶。这个茶毫挺多啊。
茶毕竟是要喝的嘛,村姑陈想了解一些月光白口感方面的特征,于是问:“你喝了感觉如何啊?”
茶友如实回答:“我觉得还可以,入口甘甜,汤也有香味。回甜挺好。”
看来感觉还蛮好。
然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茶友对这款云南白茶的评价,都很朴素,客观地讲,这些评价,放在六大茶类当中的任何茶身上,好像都很贴切、很适合。
比如红茶、绿茶、黄茶、以及青茶里的铁观音,把茶友的上述评语放在它们身上,都能无缝对接。契合度五颗星。
也就是说,如果把这款茶当成白茶来品鉴的话,上述的评语,丝毫不合格。白茶,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毫香!没有毫香,或者毫香不明显,在白茶里,都算不得好茶!(详细标准请参阅最新白茶国标)
所以,这位茶友,得到了村姑陈那句看似不礼貌,却是大实话的评价:你对白毫银针的要求真低!
《2》
其实,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村姑陈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脚。
这位茶友,是心慕白毫银针的,但却去购买了明显品质和价格都不如白毫银针的云南白茶。
并且自嘲:白毫银针,我能喝一口就满足了。
可是,您喝的根本就不是白毫银针啊,满足不了嘛。
这盘子茶芽,云南白茶的芽头,它不是白毫银针。
如果我们要翻故纸堆去考据的话,能查阅到“白毫银针”这个名字,是清朝的时候,由福建白茶人,发明出来的。
当时发明这个名字的时候,灵感来源,是因为白毫银针的外形,壮挺,鲁直,一头粗,一头细,细的那头,顶端还微微有点点子小弯勾,可以说,跟生活中常见到的缝衣服那种针,很接近了。
一根表面密密麻麻覆盖着白毫的针,如银似雪,便唤它做“银针白毫”,后来,许是感觉念起来不顺口,又改成了“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也是有外观标准的。
故,能唤作白毫银针的茶,它的外观,一定要是与自己的名字相匹配的:既有密实厚实的白毫,还要有如银似雪的外表,最重要的是,要长得笔直,像一根缝衣针。
而那些白毫稀、薄的,远远看去没有如银似雪感觉的,身体弯曲不像缝衣针形状的,都不能称作“白毫银针”。
红楼梦里,王熙凤埋汰自己,说见识少,人家给根棒槌,自己就认作针了。
今天村姑陈要正告列位看官,辨别白毫银针,一定要严格按照外观标准来。
免得别人随便拿颗芽头,你就当做针了。
《3》
并非所有茶的芽头,都是针。
正如并非所有披着白毫的,都是白茶。
比如桐木关的菜茶的芽头,身上也披着稀疏的白毫,但人家就没有叫自己“白毫银针”,而是叫了另外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金骏眉。
鼓励金骏眉的这种创新精神。BS动不动就拿自己芽头当针的模仿者。
每款茶,都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长处,自己的风格。
比如云南茶,生活地海拔够高,整个云贵高原就比福建浙江高了好几个头。
虽然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劲,但这样的地理特征,也必然有自己独特的风韵。
完全可以用给自己传统的技术制茶,并创造出新的名字来。
比如,芽头弯的,就可以叫“塞上弓”,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有颜色,有空间感,有情调,也利于推广。
比如叶片红而大的,就可以叫“朱砂痣”,与白月光相对,又契了张爱玲的书做典故,定位小资情调的女性,卖起来不是难事。
又何必也给自己取名白茶,落了个东施效颦。
灰姑娘姐姐削足适履,最后被打回原形。
郑板桥老是临摹别人,被老婆骂过之后,才想到要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字体,于是发愤创作,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效仿别人,只能永远做绿叶。
勇于做自己,做不一样的焰火,才能成为聚光灯下的宠儿。
《4》
白毫银针,是白茶里的顶尖货。
咱们茶客,对它的要求,一定要高一点。
比如,一定要喝好的白毫银针,哪怕喝少一点,也要喝好一点。
千万不要将就,去喝便宜的白毫银针,去喝来源不明产地不清的白毫银针。那样,喝到李鬼的概率,是很高的。
白毫银针的外形,是最容易辨别的。
第1,白毫多,又多又密,用手摸起来,表面的白毫,像小奶狗身上的绒毛一样,顺顺的,滑滑的,偶尔根部有几根倒绒,但摸上去就是芦花的那种绵软感觉。
但凡白毫不密的,不多的,摸起来不滑的,手感摸上去不厚实的,都不是好银针。
第2,把银针倒在桌面上,铺平,面积铺大一点,从侧面看上去,白毫能连成一片,衬着底下的绿色叶底,像是厚厚的白雪下,露出一层浅绿色的青苔。
但凡从侧面看,白色不连贯的,绿色比白色多的,看起来是绿草地上铺着糖霜的,都不是好银针。
第3,底下的叶底,是绿色的。新茶时期,白毫银针的叶底,是亮绿色的,到了三年五年之后,老银针的叶底,呈现出灰绿,暗绿,墨绿色了。但无论时间陈化多久,都不会变成褐色,黑色,土黄色。
但凡叶底不是绿色的,是褐色,咖啡,土黄,锈红.....都是工艺不行。如果变红,那则是过分曝光,氧化了。
第4,好的白毫银针,干茶闻起来,是带着干燥植物的普遍香气的,还有白毫的浓郁毫香。因为它是烘干后保存起来的茶。
如果闻起来有发酵的气味,有酸味,有巧克力味,有各种闻起来难让你联想到“水”、联想到“潮湿”的气味,都说明,存茶时,密封度不够,进水了。
第5,冲泡后,好的白毫银针,汤水是淳厚的,淳,就是温软,汤水是柔若无骨的,浆感是淳厚的,稠稠的,像上好的鸡蛋布丁一般,果冻感十足。
但凡汤水寡淡,没有浆感,质感像清水,两三冲就没有味道了的,必定不是好银针,甚至连银针,可能都不算。只是某种茶树的芽头。
第6,好的白毫银针,茶汤里毫香是浓郁的,能从第一冲持续到第十冲。无论是盖香还是水香,毫香时刻都在。只是前几冲浓点,后几冲弱点。
但凡冲泡后的茶汤里,毫香不足的,不明显的,淡的,两三泡就没有毫香的,那必定不是好银针,甚至,不是银针。
至于是什么茶,大家自己脑补吧。
《5》
好喝的茶,都是相似的。
不好喝的茶,各有各的缺点。
既然起了心,要想去攀折白茶顶端的那顶桂冠,就做好花钱的准备,出一点小钱,买一点好银针,尝个鲜,图个乐,未尝不好。
花了钱,还没喝上真货,这才是真的冤。
喝到好茶,不亏。
喝到劣茶,闹心。
白居易的《两碗茶》说得好: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愿大家喝茶解渴,喝好茶,解忧。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