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曼龙鱼鉴赏网

功夫茶的奥秘:如何选择一套实用的茶具?

10-30

功夫茶的奥秘:如何选择一套实用的茶具?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这样的季节,适合早早起床。

换上装备,沿着公园的跑道自西向东,大约一小时余,直到浑身被汗水浸湿。

清晨的风,带着一股寒凉的甜香,将人的沉重肉身席卷一空。

越走越轻盈,仿佛灵魂里迅速长出了翅膀。

潮湿的空气,清新如蜜。

回去的路上,顺手拍下了许多花花草草的剪影,打算做成壁纸。

深秋的草木,就跟这个季节一样,性情恬淡,不与秋风争高低。

到了中午,照例是坐在茶桌前,打开电脑忙碌。

这样的生活,并不枯燥,反而让人觉得安心。

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事情,遇见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灵感和创意。

比如今天,有位北方的茶友来问:

“村姑陈,能不能详细给我介绍一下,什么是功夫茶?我想买一套功夫茶具该怎么选?”

当然可以呀。

接下来的文章,请各位对功夫茶感兴趣的看官,认真阅读!

《2》

很多刚入茶圈的朋友,特别是北方的茶客,往往以为功夫茶是某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

其实不是。

功夫茶,指的是一种泡茶的技法。

通常来说,“功夫”二字,代表通过学习和实践所获得的技能。

举例,“某人练了很多年的功夫,身手不凡,身轻如燕”。

由此可见,“功夫”强调的是一种质的概念,并非随随便便就能学成。

所以,功夫茶之所以叫这个名字,便是由于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学成其中的技巧。

从茶叶、茶具、水质、温度、注水方式、出汤时间等等,都细腻周密,有条不紊。

既保证美观性,又要讲究口感好。

此功夫,乃是泡茶的学问,品茶的学问。

尤其在福建地区和潮汕地区,功夫茶泡法的氛围十分浓郁。

甚至可以说,是每家每户的标配,代表了当地的饮茶风俗。

如果谁家桌上没有一只白瓷盖碗,没有几泡茶叶,都会觉得奇怪。

茶桌不一定要多高档,多华丽,有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即便没有桌子,只是搬一张椅子出来,或者是在任何一个平面上泡茶,都代表了我们对喝茶的热爱。

比起以往的大壶喝茶、玻璃杯和保温杯泡茶,功夫茶更在意“小而精”。

把茶汤装在小小的茶杯里,再端起来品饮。

不同于牛饮,这样细品慢啜,更能尝到茶汤中不同层次的香气、口感、韵味。

顺便再澄清一下,功夫茶和工夫红茶,是不一样的。

工夫红茶,是红茶三大品类之一。

因为在加工的过程中,步骤十分精细,下的工夫也很多,所以叫工夫红茶。

“工夫”强调的是一种量的概念,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和人力。

后来,才逐渐引申为花费工夫做出来的好茶。

我国的工夫红茶品类多,产地广,多数是以地区命名,如滇红工夫、祁门功夫、浮梁工夫、闽红工夫等等。

千万不要把功夫茶和工夫茶混淆了,否则到茶桌上,会闹出很多乌龙笑话。

《3》

泡功夫茶,需要准备哪些工具?

最早的时候,大家泡功夫茶,用的都是湿泡法。

顾名思义,就是冲泡时,茶盘可以是湿的,那些废水和茶汤,直接倒在茶盘上,它们就会顺着水管流到底下的桶里。

所以,很多人选择一边喝茶,一边养壶、养茶宠。

并且,湿泡法里,还有白鹤沐浴、乌龙入宫、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诸多有趣的说法。

但后来,干泡法兴起了。

相比湿泡法比较占地方,对喝茶的环境和条件要求高,干泡更简单。

茶盘也不用整天湿哒哒的,给人一种干爽洁净的感觉。

故而,现在的福建家庭里,稍微有品位一些的,都喜欢小茶盘。

或者直接垫一块茶席布在桌上,摆上茶具,开始泡茶。

凡是还在坚持用大茶盘湿泡的,据我们观察,不是郊县的,就是外省人。

不过,干泡也很考验泡茶的技艺,要收放自如,动作不能太大,不然茶汤容易飞溅得到处都是。

动作也不能太小,要“快、准、狠”,精准快速地出汤。

茶盘的选择,丰俭由人。

常见的有乌金石、实木、藤编、陶瓷、紫砂……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去购买。

此外,泡茶工具的挑选,最不容易出错的搭配就是白瓷盖碗+玻璃公道杯+白瓷品茗杯

简约、大方、上档次,且不管是泡什么茶都通用。

110毫升左右的标准盖碗,白瓷材质,方便大家控制茶水比例,泥料光滑,不会吸香吸味,更能泡出茶汤的原汁原味。

通透的公道杯,能够帮助我们看到茶汤的真实情况。

白瓷品茗杯,同样不会影响纯正的茶香和茶味,便于观察汤色,闻茶香,品茶味。

再配上克秤、茶夹、茶则、茶匙、茶盂等工具,一套买回来,价格实惠,适合新手入门。

《4》

功夫茶泡法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首先,烫壶温杯。

烧一壶开水,把泡茶时所要用到的工具,包括盖碗、公道杯、品茗杯等都烫洗一遍。

主要作用是,杀菌消毒,去除生水味。

除此之外,温杯以后,还可以趁着盖碗留有余温,投入干茶,轻轻摇晃两三下,凑近鼻子,把盖子揭开一个小口,像轻启的贝壳,闻干茶香。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过程中考虑到烫手情况和保证卫生,可以用茶夹来操作。

比如,用茶夹把盖碗的盖子夹起来,让沸水充分浇淋盖子和碗身。

又比如,在烫洗茶杯的时候,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杯口,最好是用茶夹去夹。

夹起来,把杯子晃荡干净后,再把水倒掉。

其次,投茶冲泡。

把提前称好的茶叶,投进盖碗里,闻干茶香。

这个步骤一般只需要持续十几秒,接下来,就是正式冲泡了。

把水再次烧开以后,提起水壶,把壶嘴尽量靠近盖碗低斟。

用手臂的力量,带动着水壶,让水流环壁注入盖碗。

均匀地浇注干茶,让内含物质快速浸出。

相比悬壶高冲,环壁低斟更能保证水温的稳定,并且也不费力气,干茶充分浸润,轻松泡出一杯香清甘活的茶汤。

再次,快速出汤。

从注水到出尽大部分茶汤,用时要控制在7-8秒,这样才能避免闷泡出苦涩的味道。

想要做到这个速度,注水结束以后,水壶不要急着放下,先立马合盖出汤。

左手注水,右手持盖、合盖、出汤,左右开弓,一气呵成。

如此一来,泡出来的茶汤,香清甘活,不苦不涩,香气高扬。

最后,沥干茶汤。

盖碗底部的余水,经常会被茶叶挡住,无法完全倒出来。

若是继续留在底下,就会不断地刺激着茶叶释放物质,让后续的茶汤变得苦涩。

因此,出汤结束以后,要更多地翻转手腕,或者把盖碗放下以后,再重复一次出汤的动作,直到彻底沥干。

《5》

功夫茶,不仅仅是小范围的流行。

虽然最初的确是福建、广东一带的饮茶习惯,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已经没有地域的分别了。

既然是泡茶的好方法,就应该越传越远。

当然,大家也可以结合自己当地的喝茶习俗。

总而言之,不论任何事情,都是在不断发展,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泡茶亦是如此。

也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来学习茶文化,喝我们福建的好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茶水晶戴左手还是右手

捕获要送给垂钓者的红金眼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