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曼龙鱼鉴赏网

和氏璧:古代传奇宝物的神秘面纱

11-18

和氏璧:古代传奇宝物的神秘面纱

关于和氏璧最早的记载,见于《韩非子》。

楚人和氏得璞于楚山中,奉而献之于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诸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玉也,遂命名曰“和氏璧”。

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厉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雕琢玉器的人说:“这是石头。”厉王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左脚。等到厉王驾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献给那位武王。武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又说:“这是石头。”武王又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右脚。武王驾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听到后,派人问他原因,说:“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卞和说:“我不是为被刖伤心,我是因为它是宝玉而被看为石头,忠贞的人被看为说谎的人,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文王于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开他的玉璧,果然得到宝玉,于是命名是“和氏璧”。

和氏璧的来历和上面提及的这个一波三折的传奇故事有关,但是这个故事的出处是寓言,所以未必是确切的记载,但不管怎样,和氏璧最初与楚国有关,是楚国的重要的宝物,这一点或无可疑。

《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和璞就是和氏璧。

和氏璧最先的主人自然是楚王,但后来又归了楚国令尹昭阳。这是因为:楚威王年间,昭阳率兵攻打魏国,在襄陵之战中大获全胜,威震六国,为此,楚王论功行赏将“和氏璧”赐给昭阳。

但是和氏璧在有一次昭阳在盛大宴会上拿出来显摆的时候不翼而飞,当时后来著名的纵横家张仪正在昭阳门下当门客,因为张仪“贫无行”,被怀疑为盗贼,众人“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但和氏璧终究还是没有找到。

和氏璧下一次出现就已经是在赵国,赵国宦官缪贤偶然以五百金购得和氏璧,赵惠文王闻讯,将璧占为己有。秦昭王闻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之后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这里就不展开了。

和氏璧如何从楚国去了赵国,这是一个未解之谜;至于完璧归赵后的和氏璧为何最终又落入秦国手中,这也是一个未解之谜。

我们只知道,在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写《谏逐客书》中就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随、和之宝”,即指“随侯之珠”与“和氏之璧”两件著名的宝物。这间接说明了和氏璧这时已经在秦国的手里。

据说,秦王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命宰相李斯以和氏璧作皇帝玺,同时命丞相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形同龙凤鸟之状,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代代相传,因此称为“传国玺”。


传国玺确有其物,之前谈古论金关于斩蛇剑的文章就提到了与斩蛇剑同为汉代两大镇国之宝的传国玺。

但传国玺是不是和氏璧制成,很值得怀疑和探究。

首先,关于传国玺是由和氏璧制作而成的说法在六朝以后的记载中才出现,最早或许是北魏时期的崔浩说的。从班固在《汉书》中记载看,追溯到的传国玺的最早源头就是秦朝灭亡时秦王子婴白衣素车向汉高祖刘邦献上的秦始皇玉玺,但根本没有讲这传国玺是怎们制作的。《后汉书》《三国志》等等史书,也都记载过传国玺,但都没有说传国玺跟和氏璧有什么关系。崔浩时代反而有了一个全新的说法,在文献学上是存疑的。

其次,从形制上看可能性不大:和氏璧是璧,有肉(周围的玉环)有好(中间的圆孔),参照战国到西汉的玉璧,最大的也就三十五厘米左右,而且璧身应当是扁的不会很厚。用这样形制的璧改制成接近正方体的玉玺,工艺上的实操可能性几乎为零。


最后,从材质上看可能性不大:沈约在《宋书·礼制》中指出传国玺是蓝田玉,《文献通考》也记载:“高祖入咸阳,秦王子婴以玺降,乃始皇蓝田玉玺,螭兽纽,在六玺之外。”传说中和氏璧“岁星之精,坠入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则碧,正而视之则色白。”后世历史学家和地质学家有荆山玉、拉长石、独山玉、绿松石等多种猜测和探究,但无论哪种,和氏璧和传国玺在质料上似乎并没有交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和氏璧仅仅在名称上被叫做璧,实际上是‘和璞’即未雕琢加工的美玉,这种况下,它被改制成传国玺,或许还有一定的可能。


至于真正的和氏璧的下落,或许是成为了始皇帝的陪葬,或许是湮灭于秦朝末年的战火,都有可能,或许已完全不可考。

普洱茶回收

巴拉望巨扁锹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