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曼龙鱼鉴赏网

叶舒宪解读:西方玉器如何东传?

05-25

叶舒宪解读:西方玉器如何东传?


“老乡家门口的石墩子,都是玉石做的。这种玉漫山遍野。”

神话学家、中国比较文学会会长叶舒宪,在甘肃天水市武山县渭河岸边的山沟里找到了《山海经》里记载的“玄玉”玉矿。

《山海经》记载,黄帝在峚山种出了玄玉:峚山其上多丹木……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

在一般人看来,《山海经》充满奇谈怪论。“黄帝种玄玉”故事历来不受重视,因为没有人知道玄玉为何物。晋代博物学大师郭璞也只能用“黑玉”二字解说玄玉。

叶舒宪率领玉帛之路考察组看到的这种墨绿色玉石,当地叫“鸳鸯玉”。市面上常见的夜光杯用它制作,是西部旅游的流行纪念品,命名源于唐诗名句“葡萄美酒夜光杯”。

鸳鸯玉生产夜光杯类当代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 摄于武山县 叶舒宪供图


常见的天水武山县鸳鸯玉,如何和《山海经》“玄玉”划上等号?

今年 2 月底,央视 9 频道播出由叶舒宪担任总顾问的纪录片《山海经奇》第二季,以《禹》的神话收尾。“禹赐玄圭”之说,曾是古代第一王朝夏朝建立权力正统性之最重要意象。

叶舒宪认为,在“玄圭”为神圣符号的夏王朝背后,中原地区史前曾存在一个“玄玉时代”。天水,正是玄玉资源(“鸳鸯玉”)东输的供应地,“天水不止有麻辣烫,更凭借东流的渭河,为华夏文明的形成作出过不可替代的贡献”。

齐家文化 权杖头(用天水武山县鸳鸯玉制成) 武山县石岭下彩陶博物馆藏

距今四千年的齐家文化 玉琮(用天水鸳鸯玉制成) 武山县博物馆藏

在过去十年,由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策划的玉帛之路系列田野考察活动,先后 16 次探查,实地探查中国玉石分布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文学人类学研究分会荣誉会长叶舒宪,结合“玉帛之路”上的重要收获,详解起源于东部的玉礼制和西部的玉石资源如何在中原地区汇聚,并催生出中原玉文化的源头——“玄玉时代”。



“内蒙古后城咀石城”再证“西玉东输”,五千年前“玉石之路”怎么走?


2024 年 3 月,“2023 年十大考古新发现”公布,入围终评的 21 个项目里有“内蒙古清水河后城咀石城址”。在这座河套地区龙山时代早期的中心城址,壕沟、台基附近发现了玉铲、玉刀、连璜璧、玉环等,可能与陶寺、碧村、石峁、齐家文化出土玉器有类似之处。

后城咀石城出土器物

后城咀石城出土的联璜璧


前边谈了玉礼制的东传,请再展开下西部玉石向东输送的过程。西部玉矿主要供应中原。

西玉如何东输?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从时间看,渭河上游地区的天水鸳鸯玉早在超过五千年就开始东输,至于西部地区浅色的透闪石玉矿输入中原,是以齐家文化为中介的。

在马和马车等长途运输工具未出现之前,最便捷通路的一种形式就是走水路。可能有两条路线:一是“渭河道”,二是“黄河道”。

甘肃武山蛇纹石玉矿应该和中原地区进行过上千年的互动。渭河最接近关中,在渭河汇入黄河的交汇口附近的河南灵宝,及泾河汇入渭河的交汇口附近陕西杨官寨,都出现了最早一批蛇纹石玉钺。

玄玉(即鸳鸯玉)从甘肃到陕西和河南的自然通道——渭河宝鸡段


中原用玉的面貌到夏商之际才彻底改变,因权力中心控制范围扩大。在距今约 4000 年,西部的青玉和白玉开始输入中原及东部地区。

后城咀石城,处在“黄河道”边。河套平原,地处黄河“几”字形大拐弯最北段。后城咀石城的考古亮点,不在玉器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因为毕竟很少。而在于其年代为距今 4400 年,这应该算是石峁和陶寺的“父辈”。

从龙山文化早期的后城咀石城到龙山晚期至夏早期出现的规模最大的城址——石峁遗址,尤其是山西兴县的碧村遗址,都曾有作为玉石资源传播的中转站的痕迹。

《竹书纪年》有夏桀“立玉门”的说法,神话记载了夏桀的“玉门瑶台”。之前多认为“玉门”可能是存在于神话里的玉制建筑,从石峁人将玉戈等“藏玉于墙”,似乎说明玉门是装点着玉器的建筑。

西部玉石资源沿着黄河东传,绕道河套平原,之后南下。

《管子》曰“尧舜用禺氏之玉”。禺氏,就是大月氏。承担“西玉东输”运玉职责的,很可能是居住在西部的氐羌族群和前匈奴时代的月氏人。

西周《穆天子传》记述了生活在河套平原的“河宗氏之邦”,记录详细涉及运玉的路线、过程。“周穆王见西王母”“西王母献白环”的神话里都有白玉西来的影子。

西周 白玉双凤椭圆牌饰 摄于三门峡虢国墓博物馆 叶舒宪供图

西周 玉人龙合体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挖出了大批青铜的商妇好墓,出土玉器也数量不菲——多达 755 件。《周礼》记载的各种玉器都已在妇好墓里发现,墓中还有红山文化、齐家文化的玉器,一些甚至有“古玉改制”重新加工的痕迹。她也被称为是第一个女性“玉器收藏大家”。

白玉三联璜玉璧(殷墟妇好墓出土) 2017 年摄于广东省博物馆妇好墓玉器展 叶舒宪供图

妇好墓出土的铭文大玉戈,通长 38.6 厘米,学者多认为来自中原以西的陇东地区方国“卢方”的进贡。当地出土了带有铭文的“乍册吾”玉戈(庆阳博物馆藏),形制、大小、形状相似。

03 玉石东输、礼制西传,《山海经》里藏着 中原玉文化源头信息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出土玉器重要遗址分布,摄于南京博物院

“玄玉时代”是你最先提出来的?为什么它对中国古代礼制的形成意义重大?

中国玉文化有万年历史,不过,作为中国文明国家起源的玉礼制,奠定夏商周三代的玉礼制之源,要从距今 5000~6000 年算起。


位于东部的大汶口文化、崧泽文化、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屈家岭文化,玉器形态繁多。凌家滩遗址一座最高等级墓葬 07M23 中,随葬品多达 330 件,其中玉器有 200 件。有一件长 72 厘米、重达 88 公斤的玉猪。这非常奢侈了。后来的良渚文化,形成了以“钺、璧、琮、璜”为主的礼器体系。


大汶口文化 早期发现的“人面纹玉饰”, 滕州市博物馆藏


红山文化 “中华第一龙”玉龙(内蒙古翁牛特旗采集) 国家博物馆藏


凌家滩文化 玉鹰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当中国东部迎来玉文化鼎盛期时,同时代的中原地区却是一个玉文化的“洼地”。灵宝西坡遗址庙底沟的几件蛇纹石玉钺,是中原地区最早,也是最多出土的玉器。


庙底沟文化 蛇纹石玉钺(出土于灵宝西坡遗址) 摄于河南博物院 叶舒宪供图


对比东部地区,中原出土玉器时间晚、数量少,形态单一,以钺和环为主。“玄玉时代”的提出,揭示了中原地区史前用玉基本面貌,意在填平这块洼地。


从 2014 年 6 月至今,整整十年间,玉帛之路考察组先后 16 次探查“玉石之路”,发现我国用玉取材范围更广、数量更多。


在黄河中上游,渭河、泾河及其支流沿途的那些市县,哪怕再小的博物馆也会有那么一两件相同材质的墨色玉器。一种墨绿玉石,矿物学学名叫“蛇纹石”,反复出现,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过去对中国玉器史的认识。


2017 年 4 月第十一次玉帛之路考察在甘肃宁县博物馆发现误判为“石斧”的仰韶文化玄玉玉钺


宁县博物馆藏仰韶玄玉钺,光照下表面出现黑中透绿的色泽变化


2021 年 5 月,在陕西咸阳博物院举办全国唯一以仰韶文化玉器为主题“仰韶玉韵”特展,含 15 件玄玉玉钺,持续展出至今


在过去,蛇纹石玉经常被误当作石器看待。收藏界也有人把它归入墨玉类。而《中国玉器时代》作者曲石列出的中国“最早用玉”种类里有和田玉、蓝田玉、独山玉、岫岩玉,还有甘肃酒泉产的酒泉玉(蛇纹石)


灵宝西坡遗址庙底沟的蛇纹石玉钺,这是仰韶文化后期中原玉礼器的标配。在仰韶文化最大的环壕聚落陕西西安杨官寨遗址,也出土了玉斧 2 件,都是蛇纹石玉。我在《玄玉时代:五千年中国新求证》一书里,收录了 189 件分布在各地的玄玉标本。


仰韶文化 蛇纹石玉钺(杨官寨出土) 摄于陕西考古博物馆 叶舒宪供图


与“西玉东输”资源输入对应,东部地区的玉礼制“东玉西传”传至中原。


玄玉肇始,二者融汇形成的中原玉文化奠定了文明国家的礼制。


经过田野调查发现的蛇纹石玉的普遍存在现象,启发了你对史前玉文化的再认识。为什么命名为“玄玉时代”?


作为人文研究者,蛇纹石玉的史前应用情况的再认识,给古代典籍里一直没有得到求证的国宝玉种,带来全面激活的历史契机。


《山海经》记载有 140 多处产玉之地。书中描述为黄帝播种的神玉,叫玄玉,又美称“瑾瑜”。瑾瑜,就是墨色的美玉。古往今来,没有人去深究这指的是什么东西。


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之四曰:“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瑾瑜匿瑕。”


唯一记载了华夏始祖黄帝在峚山种出玄玉的神话故事,当然直接和文明起源有关。


《山海经·西山经》曾记载:“峚山其上多丹木……丹水出焉……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


“玄”,既有墨色的含义,也指变化(老子《道德经》第一章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在强光下,玄玉通体透绿。正常光线下,薄的地方也能显出绿色。


仰韶文化玄玉玉钺,在光照下从黑色变为翠绿色


曾经不少考古学者提出,中国的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之间,存在一个“玉器时代”。在白玉尚未登场前,中原地区还存在着一个史前阶段以“玄玉”为主体。玄玉时代是中原玉器时代的序章。


不知道史前玄玉的长期铺垫和奥妙,就不容易明白“玄”这个中国思想的核心概念,为什么能兼指“奇妙变化”之义。


中原用玉的玉料之源,要向存在大量玉矿的西部去找?

2015 年 5 月的第十次玉帛之路考察,找到地理上最接近中原(及关中)地区的甘肃天水的武山蛇纹石玉矿。

2015 年 5 月第十次玉帛之路考察,在武山县渭河边采集的鸳鸯玉籽料与山料 叶舒宪供图


当地老乡家的门墩都是这种玉料做的。渭河岸边的矿山上,满山都是玄玉。这是最早输入中原地区的玉料,开发年代在五千年以上,在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时期(距今 5500~5300 年)完成。


甘肃天水的武山县蛇纹石玉矿,2015 年 5 月第十次玉帛之路考察组合影(第二排中间为叶舒宪)


没有对玉矿和西玉东输路线的认识,“玄玉时代”难以成立。


当更西部的白玉还没有输入中原之前,甘肃天水的武山蛇纹石玉矿为中原玉礼制的形成提供了第一批用材。在距今 4000 年前后,“玄玉时代”正式让位于浅色的透闪石玉即“真玉”。后来,玄玉仅有零星使用。

仰韶文化蛇纹石玉钺一组(来自私人藏品)


作为规模性礼器,中原地区玄玉的使用是距今 5500 年至 5300 年之际开始,持续至距今 4000 年之际。一千多年的玄玉时代,直接影响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夏商周王朝的用玉礼制。“玄玉时代”为“夏后氏尚黑”(《礼记》)说提供了新的解读空间。


过去跟着文献记录去研究上古时代,已经几千年了,很多事情似是而非,现在看似乎很多真相全被瞒住了。

天然水晶原石价格

羊脂玉纤维交织结构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