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带您品读了
闽北传统建筑、寺庙宫观、
神佛造像、陵墓祭坛中的
石雕艺术“风景”,
可谓是琳琅满目。
下篇,这场穿越千年的艺术之旅
将继续为您呈现闽北地区摩岩石壁、
书斋案头上的石雕艺术语言
以及继往开来、承古拓新的艺术风貌。
顺昌合掌岩云海景观
摩崖石刻,也是一门古老的石雕艺术,源于远古时代的一种记事方式。
石刻艺术形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在山崖石壁上镌刻文字、绘画或造像;狭义则指刻文记事。通常所说的摩崖石刻,是狭义上的。
摩崖石刻多为历代名流所题,具书法艺术与史料文献双重价值。闽北最具代表性的摩崖石刻,非武夷山莫属。
武夷山九曲溪摩崖石刻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夷山摩崖石刻既有分散的单幅题刻,也有集中的题刻群。
据统计,武夷山有摩崖石刻450余方,年代由晋迄今,跨越1600多年的历史长河。
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涵盖了山水、诗歌、楹联、哲理、宗教、名茶、纪游、言志、法令、告示等内容。
书体亦是变化多端,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魏碑、汉简等等,乃书法艺术之瑰宝。
历代文人雅士留下的墨宝
在这些摩崖石刻中,尤其是哲理、宗教内容的题刻,言近旨远,发微抉幽,内涵深蕴,使人在细细品赏的同时,悟道山水,观物体道。
比如,位于九曲溪一曲水光石上的“鸢飞鱼跃”“智动仁静”、六曲响声岩壁的“逝者如斯”等,均出自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公元1130—1200年)的手泽。
武夷山摩崖石刻
宋代的福建,被誉为“南方邹鲁”,名士黄公度(公元1109—1156年)曾称:“闽蜀相望,各在西、南一隅,而习俗好尚,实有东州齐鲁遗风。”
南北宋之交,闽北成为理学中心,书院林立,仅武夷山就有35处,并涌现出杨时、游酢、胡安国、罗从彦、李桐、朱熹、蔡元定、真德秀等理学大师,世称“闽学”。
发端于黄河流域的儒学,在闽北开出了绚丽的新花。
瑰丽的闽北小城
诸理学大师中,朱熹乃综罗百代集大成者,他继承孔孟道统,发掘二程理学之精微,出入佛、道,建构了庞大的理学体系,影响中国乃至东亚数百年。
而且,朱熹一生大多数时间是在闽北度过的,师友也多是闽北人,闽北称“道南理窟”,名副其实。
除武夷山的13方朱熹手迹摩崖石刻外,朱熹也曾三度来顺昌,留下摩崖石刻遗作。
据明正德版《顺昌邑志·山川志》载:“庄濠石,在县南龙湖水滨。石上有‘庄濠’二字,大经数尺,归隐于沙。”这方石刻现位于城关龙山公园富屯溪东南岸边,笔法雄穆劲健。
元坑镇郊溪村金溪河
另外,元坑镇郊溪村金溪河中亦有一“浮玉”摩崖石刻,旱时水位下降露出。
相传,朱熹见金溪河中有石浮于水,溪石在溪水的映照下,宛如一块碧玉漂浮,故有感而题。
“浮玉”摩崖石刻
旱时水位下降时才露出
“建溪官茶天下绝。”始于唐末五代的建州北苑贡茶,在两宋迎来了高光时刻,宋徽宗赵佶甚至亲自为它著书。
北苑官署园林建筑的景观 俗称“龙井”
北苑贡茶的核心产区位于今建瓯东峰镇凤凰山一带,至今仍完好地留存着一块凿字岩,记载了当年龙团凤饼贡茶的盛况。
南宋嘉定间游记(凿字岩侧面)
宋庆历戊子仲春朔柯适题记(凿字岩正面)
该摩崖石刻位于东峰镇裴桥村焙前自然村林垅山的一块巨岩上,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唯一一块御贡茶事石刻。
凿字岩释文
岩面高3米,长4米,宽2.5米,上刻的碑文共计80字,为福建路转运使、负责督造贡茶的柯适于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所撰。
碑文书法,经考证,系由其后任、宋书法四大家之一的蔡襄亲笔所书。因此,该石刻不仅是研究宋代茶史的珍贵史料,也是书法艺术的瑰宝。
白居易诗云:“石虽不能言,许我为三友。”
苏轼云:“园无石不秀,居无石不雅。”
陆游亦有诗赞:“花若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米芾爱石更是如痴如醉,其跪倒拜石之逸事,一时传为佳话。
文人爱石成癖,其来有自。
闽北多山出产不少制砚的良材
石有天然、抽象、空灵之美,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相契合。或摆置园中,或陈列案头,在欣赏把玩间,虽居闹市宦海,亦得林泉之趣。
砚,乃文房四宝之一,既是文人墨客的书写、绘画工具,也是石雕艺术的珍品。产于闽北的建州石砚以简远古朴、素朴天成而备受文人推崇珍视。
砚石矿采石遗迹
(图片来源于《建行天下》画册)
闽北山多,石亦多,其中不乏制砚的良材。
据传,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国子监博士王颐用凤凰山下的石头刻了一方砚赠送苏轼,并被誉为建州凤咮砚制砚第一人。
建州石砚,又称建州砚。建州石,因建州而得名,同北苑贡茶一样,产自建瓯市北苑凤凰山下
宋代建州凤咮砚(郑世阳供图)
(左图:正面,右图:背面)
宋·杜绾《云林石谱·建州石》云:“建州石产土中,其质坚而稍润,色极深紫,扣之有声,间有豆斑点,不甚圆,亦有三两重石晕,琢为研,颇发墨。往以石点作鸲鹆眼,充端石以求售。”
明代建州凤咮砚(款式:亁) 郑世阳 藏
大文豪苏轼是建州凤凰山凤咮砚的超级“粉丝”。
《东坡序跋》云:“建州北苑凤凰山,山如飞凤下舞之状。山下有石,声如铜铁,作砚至美,如有肤筠然,此殆玉德也。疑其太滑,然至益墨。熙宁五年,国子博士王颐始知以为砚,而求名于余。余名之曰凤咮,且又戏铭其底云:‘坐令龙尾羞牛后。’歙人甚病此言。”
《花瓣砚》 玉华砚 谢木水 作
另有《凤咮砚铭》云:“帝规武夷作茶囿,山为孤凤翔且嗅,下集芝田琢琼玖。玉乳金沙发灵窦,残璋断璧泽而黝,治为书砚美无有。至珍惊世初莫售,黑眉黄眼争妍陋。苏子一见名凤咮,坐令龙尾羞牛后。”
文房四件套 建州凤咮砚 郑世阳 作
然而,叶梦得(宋代进士,南渡词人代表)对苏轼所说的凤咮砚产地提出质疑:“东坡作凤咮石砚,云出北苑凤凰山,余至建州求之无有,盖南剑黯淡滩石也。此石有二种,其一出西水,去黯淡滩四十里,细润而不甚发墨,黯淡滩石宜墨而肤理不逮,唯兼二者,真过龙尾也。”(《避暑录话》)
张保海在雕刻砚石茶盘
叶氏认为,凤咮砚是南剑(今南平延平区)黯淡滩石所制。该石有两种,一种细润而不甚发墨,另一种宜墨,但肌理不佳。唯有兼二者之长,才是上品。
此外,产于将乐古镛镇的龙池砚也是闽北石砚的佳品。
石可制砚,可游赏,亦可作案头清供,雅人深致。
形如猴头的顺昌黄蜡石
闽北地区,群山绵延,巉岩巨石,构成奇谲瑰丽的自然景观。
比如,顺昌宝山,景区内奇石千奇百怪,栩栩如生,仅猿猴的形象石就有8处,使人不禁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顺昌观赏石
因地处闽江上游,闽北河流密布,加之地质结构复杂,在水流冲击下,形成各种各样的奇石、怪石、美石,为观赏石文化提供了丰赡的资源。
观赏石品种主要有黄蜡石、叶腊石、金纹石、九龙璧、彩花石、钟乳石等,造型奇特,纹理多变,深受收藏家们的垂青。
造型奇特、纹理多变的顺昌观赏石
闽北石雕,纵贯千载,“石”全“石”美。
看似坚硬的石头,也许可以抵御时间的侵袭,却难以抵挡时代巨变的洪流。
宝山南天门遗址散落的石雕构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外忧内患,战乱频仍,百业凋零,民不聊生。
石雕工匠流徙或逃离,闽北石雕艺术的发展几近停滞,一些艺术珍品也遭遇了劫难。
刻有“观世音”字样的石雕构件
1949年10月,中国“换了人间”,百废待兴,举国掀起了经济与社会大建设的浪潮。
被视为“雕虫小技”的石雕技艺,势不可挡地让位于国民经济的恢复,而在上世纪60~70年代的那场“动乱”中,更是被当作“四旧”予以破除。
与张保海探讨闽北石雕艺术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闽北地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逐渐实现了从温饱到全面建设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物美价廉的现代建筑新材料不断涌现,传统建筑材料及建造技艺逐渐被边缘化,乃至消失,仅存历史遗迹。
宝山南天门遗址
传统石雕须精雕细作,费工费时,是吃力不讨好的体力活。
后继无人,许多工匠因此纷纷转行,或到大城市谋生,闽北石雕技艺的传承出现断层。
幸运的是,闽北地区的人们仍不改爱石的情性,美轮美奂的石雕艺术中,蕴含着他们对传统文化温暖的记忆。
顺昌合掌岩万佛石窟开凿现场
除一些坚定守艺的工匠外,许多来自东南西北石雕艺人,扎根落户在闽北地区,续写闽北石雕艺术新的华美篇章。
比如,顺昌合掌岩万佛石窟。
该石窟为合掌岩西安寺住持本圆法师发起及募资建造,由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闽北石雕“非遗”传承人张保海为主设计,并领衔创作。
本圆法师与张保海团队
张保海,出生于惠安崇武镇著名的石雕世家——蒋家。其外祖父蒋来枝和舅舅蒋炳坤,是闻名乡里的石雕能手。
14岁时,他师从蒋炳坤为师,18岁出师。经过三十余载的磨炼,石雕技艺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
顺昌合掌岩万佛石窟主设计师张保海
作为石雕技艺的第五代传人,张保海承古拓新,藉由凿刻万佛石窟,赓续闽北石雕艺脉。
石窟为单体石窟,由花岗岩本体雕刻而成,全长173米,通高12米,最高19米,雕凿面积已达6000多平方米。
洞内规划雕刻佛像万余尊,最高达8米,最小到2厘米。
合掌岩万佛石窟
自2003年开工建设以来,迄今已整整20年。
全部工程竣工后,洞窟内造像可达2.6万尊,雕刻面积超10万平方米,被誉为“江南第一佛窟”。
合掌岩万佛崖
合掌岩后山亦是闽北摩崖石刻艺术的又一奇观。
崖壁上,将镌刻了海内外书法名人名家、高僧大德所书“佛”字手迹一万个,故称“万佛崖”。
万佛崖上的“佛”字
武夷山桃源洞道观西侧,有一尊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雕像,长11米,宽10米,高16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老君雕像,堪称“老子天下第一”。
雕像是武夷山景区管委会筹措资金,来自惠安的能工巧匠,利用一块天然巨石,历时半年多雕凿而成,造像线条简洁流畅,形象生动而不失庄严。
当然了,当代闽北石雕艺术不止于庙堂,还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体现。
建阳宋慈广场宋慈雕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闽北,文化广场、文化长廊、纪念场馆、城市雕塑等,处处都能见到作为代表城市形象和纪念装饰的当代石雕艺术的精品佳作。
镌刻“石”光,倏忽千年。
闽北石雕,这首凝固千年的古老歌谣,还在传唱续写,生生不息。
版权声明
内容为拾象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在留言区留言“转载”,本平台将及时回复。未经沟通同意的转载一律视为抄袭,将被举报。